2014年江門市政府工作報告(一包養網站比較全文)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a7565e97d289.41374837.

七、促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各項事業發展

今年各級財政預算民生投入108億元,比上年增長20.1%。繼續承諾為人民群眾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市民群眾。

推進“大民政”建設。重點圍繞提升養老服務和殘疾人保障等底線民生水平,構建完善對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和優撫群體的救助制度和優惠政策。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打造各市、區居家養老示范中心,長期包養完成市福利院養老樓主體工程建設和敬老院升級改造試點長期包養項目,促進包養價格“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進一步探索推進區域性養老。按照不低于省調整的新標準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和低保殘疾人生活津貼,大力推進殘疾人居家康復、居家養護等居家服務,扶持殘疾人發展生產及自主創業。抓好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工作,完善完全被征土地農民養老保障工作機制。提高全市醫療救助標準,引入市場機制提高大病保障水平。繼續提高低保救助水平和五保供養水平。積極打造僑鄉慈善品牌,探索推行市、縣(區)、鎮(街)三包養軟體級慈善體系建設,組織好慈善公益萬人行和扶貧濟困日活動。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和華僑危房改造工作。

實施就業優先。實現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以上,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萬人,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0%以上。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加大對各類創業人員的扶持力度。繼續落實“一對一”就業幫扶工作,重點深化特殊群體就業服務工作。完善就業實名制系統,進一步提高人力資源市場服務水平。不斷強化勞動監察保障工作,全市創建和諧勞動關系示范區工程的企業參與率達到60%。

加快教育改革發展。進一步鞏固“創強”成果,持續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推進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創建9所以上省一級幼兒園。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配置,促進普通中小學校高位均衡優質發展。推進“名師工程”,加強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重視國學教育,深入推進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繼續改善五邑大學和江門職業技術學院辦學條件。積極籌辦江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繼續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實施中等包養行情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工程,積極探索組建職業技術教育集團,大力推進實訓中心和市級職業技術教育基地建設。加快建立健全終身教育體系。發揮引進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作用,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創新多元教育機制,完善市教育發展基金,出臺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的實施意見,大力發展民辦教育。進一步完善外來工子女受教育權保障制度和助學政策體系。

推動文化惠民。進一步完善包養網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推進“四館”整合建設和江門大劇院前期工作。加強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繼續推進數字圖臺灣包養網書館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網上博物館建設包養網。加強全市歷史文化建筑的調查與保護,做好長堤風貌街、甘化廠工業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推進新會陳皮、臺山大江傳統家具制造技藝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工作。繼續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深入開展文化下鄉、進社區活動。辦好僑鄉閱讀文化節暨動漫節。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華僑精神。進一步健全和落實“創文”長效機制,抓好“創文”迎檢工作。

保障群眾健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優化配置全市醫療資源,開展縣(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支持和引導民營醫療機構發展,提升全市醫療質量和競爭力。逐步建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公立醫院上下聯動、分工包養網ppt協作機制,加快社區首診、分級診療制度的建立。持續抓好急、重大傳染病和艾滋病防控。繼續抓好平安醫院建設,加快建立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體制。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爭創省市衛生鎮2個。改造農村衛生戶廁1萬戶。確保完成省下達的人口計生任務。推進全民健身深入城鄉社區,包養金額積極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及有條件的學校體育場地對外開放。

建設便捷出行交包養網站通。堅持公交優先,持續加大公交車購置改造、包養合約公交候車亭建設等公共交通投入,加快公交首末站、樞紐站的規劃建設。抓好市區道路、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建設改造以及重要地段、重點路口的改造升級,統籌安排1.8億元財政資金推進市區瀝青路改造和城市道路微循環系統[33]等項目建設甜心寶貝包養網。加快推進北環路、福泉路、迎賓西路、杜阮北一路、勝利南路延長線、篁莊大道西延線、金甌路、連海北路、新會新峰路二期、臺山臺南大道、開平環城公路、鶴山中山路延伸段、恩包養網平環城快速路一期等市政道路建設改造。推進出租車經營權投放。抓好公共停車場的規劃、建設和管理。

建設平安江門。深入推進“平安江門”十大工程[34]建設。抓好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嚴打暴力犯罪包養金額、多發性侵財犯罪,大力推動禁毒斗爭,繼續推進治安重點地區整治。健全落實網上輿包養俱樂部情引導處置機制,強化信息網絡安全管理。深入推進社區警務建設,提升基層基礎工作水平。推動信訪制度改革,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做好綜治信訪維穩包養網工作。深化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改革,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強化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設和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堅決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發生。建設和完善基層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加快完善山體消防通道和設施,成立專業森林消防隊,抓好森林防火。完善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體系建設,提高應急管理能力。做好國防動員與優撫安置工作,鞏固“雙擁”模范城包養條件創建成果。

此外,繼續加強外事、僑務、港澳工作,開好第四屆世包養網界江門青年大會,包養扎實推進華僑農場改革發展和僑青創業園建設。繼續做好民族、宗教、對臺、人防、打私、統計、審計、檔案、方志、氣象、婦女兒童、紅十字會等工作。  

八、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建設為民務臺灣包養網實清廉政府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要始終牢記宗旨,勤勉盡職,繼續大力提升執行力、協同力、公信力和創新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推進依法行政。運用法治思維加強政府建設,抓好依法治市工作。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決定,主動接受人大監督,鼓勵并支持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提高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質量。健全完善各項制度,用制度約束權力,用制度監督權力。進一步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行使,逐步完善程序立規,強化常態化監督。改革行政執法體制,推進綜合執法、統一執法,促進運用法律手段、依靠司法程序解決有關執法問題。不斷加強績效考核、行政問責,扎實推進政府績效管理電子監察制度建設。

推進作風轉變。堅持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大力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突出解決機關“四風”問題。進一步完善政企通服務平臺建設,依托“12345”政府服務熱線開通政企通服務熱線,力爭年底覆蓋2萬家企業。進一步健全行政復議、投訴申訴、網絡問政等利民便民制度,暢通民意表達渠道。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化,創新信息發布機制,健全完善重大事項聽證程序,擴大公眾對政府工作的有序參與。大力推動重大行政決策專家咨詢論證工作,保證依法決策、民主決策、科學決策。

推進廉政建設。抓好廉潔城市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公務用車管理,實現“三公”經費和人員編制只減不增,穩步推進預決算和“三公”經費信息公開工作。強化對政府性資金和投資項目的審計監督。加強懲治商業賄賂長效機制建設。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營造風清氣正、勤政高效的政務環境。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有賴于大家的支持理解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繼續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為建設幸福僑鄉作出新的貢獻!

《政府工作報告》有關用語說明

1、財政總收入:包括國稅收入、地稅收入、關稅收入和非稅收入。

2、誠信企業綠卡計劃:免費為企業開展信用評級,對誠信企業特別是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億元或以上的骨干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和優質服務。

3、“四個100”工程:即扶持100家企業轉型升級,扶持100家企業應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扶持100家企業實施工業設計成果產業化項目,推動重點工業園區100家企業服務外包。

4、標臺:指的是不同類型的運營車輛按統一的標準當量折算成的營運車輛數。折算方式主要為車輛長度,其中5米到7米車型折算為0.7標臺,7米到10米車型為包養網標準車,10米到13米車型折算為1.3標臺,1包養網站6米到18米車型折算為2標臺,大于18米車型折算為2.5標臺,雙層巴士折算為1.9標臺等。

5、“三舊”:即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

6、“三品一標一名牌”: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以及廣東省名牌產品。

7、“農田水利萬宗工程”:主要包括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五小”水利工程和農村中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型及重點小型機電排灌等工程。

8、“雙千工程”:即千里海堤加固工程和千宗治洪治澇工程。

9、“雙到”:即規劃到戶,責任到人。

10、農村“包養金額三資”:即農村集包養體的資金、資產、資源。

11、市屬三大實體公司:即江門市濱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江門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江門市高新技術工業園有限公司。

12、陽光家園示范區:是“陽光家園”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劃旨在全面提升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托養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殘疾人托養服務體系建設。

13、林蔭路推廣率:指城市達到林蔭路標準的人行道、自行車道占總長度的百分比。林蔭路指綠化覆蓋率達到90%以上的人行道、自行車道。

14、森林家園:由省綠化委員會、省林業廳編制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森林進城森林圍城規劃》(2012-2020年)提出。森林家園建設范圍為珠三角城市的小區、營區、園區和校區,即創建森林小區、森林營區、森林園區、森林校區。

15、“黃標車”:高污染排放車輛的簡稱,是連國Ⅰ排放標準都未達到的汽油車,或排放達不到國Ⅲ的柴油車,使用的是黃色環保標志。

16、“五邑銀信”:指海外五邑華僑通過海內外民間機構匯寄至國內的匯款暨家書,是一種信、匯合一的特殊郵傳載體。

17、“四館”:即市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

18、廣播電視“漁船通”:長24米以上大中型漁船出海時可收聽收看國內廣播電視節目。

19、“一對一”就業幫扶機制:我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工作人員按照規范的服務流程、標準“一對一”地為本地戶籍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被征地農民提供貼身就業幫助措施,直至其找到穩定的工作。

20、五保:對喪失勞動能包養網力和生活沒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殘的農民實行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的一種社會救助制度。

21、“四風”: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

22、“三公”經費:即因公出國(包養網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

23、“五個定位”:即全省海洋經濟發展包養金額的新引擎、珠三角實現大跨越發展的新增長極、珠三角輻射粵西及大西南的樞紐型節點、珠江西岸粵港澳合作重大平臺、傳承華僑文化的生態宜居灣區。

24、“三個一”:即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25、“三資融合”:即土地資本、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融合。

26、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即以城市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包養網車馬費工程。

27、三個新組建運營中心:即市建管中心、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市土地儲備中心。

28、“三進”:即進村居、進學校、進企業。

29、農業“政銀保”:是一種以政府財政投入的基金做擔保、農村信用社為符合貸款條件的擔保對象提供貸款、保險公司對上述貸款本金提供保證保險的農業貸款模式。

30、規劃“一張圖”:基于“規劃一張圖”空間數據庫,對于日常規劃業務用到的各類空間數據,實現對數據的統一管理,保證用戶可以對數據進行高效、安全的訪問。

31、TOD:即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是一種“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

32、“包養網ppt森林四進”:指森林進單位、進廠企、進學校、進家庭。

33、城市道路微循環系統:即由部分次干路、支路以下道路組成的區域道路網絡。

34、包養網“平安江門”十大工程:即法治建設工程、民生保障工程、群眾權益保障工程、社會矛盾化解工程、公共安全防控工程、人口服務管理工程、“兩新”組織建設工程、信息網絡服務保障工程、基層基礎建設工程和平安文化建設工程。

TC:sugarpopular900